

方言是文化化石,是地域文化的載體,。長樂話承載著長樂的鄉(xiāng)情記憶,,也是聯(lián)系70萬吳航兒女及海外僑胞的重要橋梁和紐帶。然而,,如今許多年輕一代的長樂人講不了流利的本地話,,長樂方言失寵現(xiàn)象日益嚴重。
“80后”,、“90后”說本地話不流利,,“00后”會聽不會說
“我的本地話不標準,平常用本地話交流時會摻著些普通話,,一些比較生僻的本地話不會說時,,只能用普通話來‘蒙混’過關(guān)?!?981年出生的市民陳女士說,,“在日常生活中,,我的許多朋友、年輕的同事本地話也不流利,,很多時候都是用普通話交流,。”
“90后”柯小姐告訴記者,,她外婆不會說普通話,,只會本地話,她平時與外婆說話時,,有些聽不懂的詞句需要她媽媽幫忙“翻譯”成普通話才能聽懂,。
“我不太會講本地話,可我聽得懂,?!?005年出生,,讀小學四年級的瀟揚說,,日常生活中他爸媽之間交流會說本地話,但是跟他說話時大都用普通話,,所以他只學了一點點本地話,,但是因為不常說所以口音比較奇怪。
調(diào)查中,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,在長樂城區(qū),中小學生大致能聽懂本地話,,但普遍不會說;高中以上的學生,、青年,有些會說本地話,,但說得不地道,。在農(nóng)村,這一現(xiàn)象有所緩解,,但本地話失寵現(xiàn)象普遍存在,。
“我們這一代人在日常生活中經(jīng)常使用本地話,所以它的生命力還算比較強,。但現(xiàn)在的孩子,,聽說都能流利已經(jīng)十分少見。我兒子就是會聽不會說,,所以沒法跟我外婆,、奶奶交流。他的很多同學也都是這樣,?!薄?0后”林女士不無擔心地表示,,方言需要代代相傳才能保留下來,而現(xiàn)在的孩子大都不會說或是說不地道,,將來本地話保留下來的風險就大了,,地域文化消亡現(xiàn)象也將隨之而來。
方言失寵原因多重,,本地話使用空間逐漸萎縮
市政協(xié)文史委主任陳彩滿告訴記者,,現(xiàn)在的本地話可以說是江河日下。一方面,,普通話的廣泛應(yīng)用,,造成長樂方言使用空間逐漸萎縮。尤其是在市區(qū),,普通話普及率很高,,學校鼓勵學生講普通話,長期使用普通話教學,,而市民在公共場合也大都講普通話,,這導致長樂方言“生存土壤”被壓縮。
“整個社會都在提倡講普通話,,為了給孩子創(chuàng)造一個良好的學普通話環(huán)境,,我們家里人都盡量說普通話?!笔忻耜愊壬f,,而且有很多家長認為“說本地話很土,孩子在社會上與人交流不便”,,都將家庭用語改成普通話,。
家長對家庭用語的選擇,關(guān)系到下一代人母語以及方言的傳承問題,。絕大多數(shù)的孩子是從家中長輩那學習本地話的?,F(xiàn)在的青少年對長樂方言的熟練掌握程度越來越低,以致讓一些人慨嘆“長樂方言會失傳,?!?/p>
“很多‘80后’、‘90后’本身本地話說得就不流利,、不地道,,再教他們的孩子就更有難度了?!笔忻窳窒壬硎?,當這代人結(jié)婚生子后,他們的后代很難從他們那里學到流利的本地話。普通話的“強勢”,,在漸漸地使本地話邊緣化,。
“隨著長樂經(jīng)濟社會不斷發(fā)展,許多外來務(wù)工人員來航工作,,而普通話是與他們交流的唯一方式,,這也形成了一個大環(huán)境?!标惒蕽M說,,與廣東、香港不同,,長樂人的本土語言意識不強,,十分愿意使用普通話與外地人交流,這也是本地話失寵的重要原因,。
方言意義重大,,保護方言任重道遠
“為了方便交流,推廣普通話無可厚非,。但是方言是文化的古化石,,承載著許多我們的民俗文化,如今卻流失得十分嚴重,,希望有關(guān)部門引起重視,,注重保護方言,保護本土文化,。”陳彩滿說,,“用方言交流會產(chǎn)生很強的認同感與親近感,,我們長樂有15萬人在臺灣,講兩岸統(tǒng)一,,我們的方言就是兩岸交流的紐帶,,是統(tǒng)一的武器,保護方言對兩岸統(tǒng)一也有益處,?!?/p>
陳彩滿表示,在保護方言方面,,福州做了個很好的榜樣,。福州電視臺的“攀講”節(jié)目,將很多電影,、節(jié)目等都用福州話的形式呈現(xiàn),,以推廣福州話,保護方言,。他希望我市的文化主管部門可以收集《四言雜志》,、《五言雜志》等與長樂方言相關(guān)的書籍,,選取其中有生命力的部分向孩子推廣,營造學方言,、講方言的氛圍,。同時,也希望社會上擁有這些相關(guān)書籍的人員可以將書籍貢獻出來,,由相關(guān)部門收集保存保護,,以防失傳。
“之前我到連江考察,,發(fā)現(xiàn)他們的很多學校里都有‘請講福州話’,、‘愛福州話等于愛家鄉(xiāng)’等字樣的牌子,老師上課都采用普通話,、本地話雙語教學,,這對推廣方言很有益處。我們長樂是不是也可以參照這種做法,,來推廣長樂的本地話,,傳承本地話?”長樂鄉(xiāng)土作家張端彬說。
鄉(xiāng)音承載著濃濃親情,,保護長樂方言,,就是保護長樂人賴以生存的血脈和文化基因。
市文化館有關(guān)負責人告訴記者,,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,,要使我們長樂地域特色的文化傳承下去,方言必不可少,。然而現(xiàn)在有文化底蘊的老同志正漸漸減少,,以后這些老同志都去世后,長樂的很多方言俗語,、諺語等也將消失,,這對保護地方文化十分不利。該負責人表示,,他們將組織人員創(chuàng)作些以長樂方言形式表演的小品,、歌舞、快板等貼近群眾的節(jié)目,,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傳承方言,。
(記者 黃燕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