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他是一名普通的基層人民調(diào)解員,,跑東家進西家,化矛盾,、平紛爭,,忙得不亦樂乎,,然而就是這些“普通”讓他變得很不普通,成為居民們遇到問題想到的第一人,。他就是吳航街道西濱社區(qū)調(diào)解主任陳蕊,。
“你把群眾當成自己人,群眾也會把你當成自己人,,都是自己人了哪有解決不了的事”,,這是陳蕊經(jīng)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,他是這么說,,也是這么做的,。
在陳蕊剛做調(diào)解員的時候,就遇到了棘手的問題,?!靶£惸憬o評評理,樓上小李衛(wèi)生間水管漏水,,找了他多次卻一直不去修理,,那水一直往下滴,還讓不讓人生活了?”這是大同花園4座住戶劉阿姨在向陳蕊訴苦,?!斑@水管屬于共有部分,憑什么讓我去修?”小李也不甘示弱的回應著,。陳蕊一方面先安撫雙方情緒,,讓他們平靜下來,另一方面考慮到雙方當事人已經(jīng)多次交涉且沖突較為嚴重,,于是他決定分開做雙方的工作,,最后再讓雙方坐下來談。
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里,,陳蕊不是進劉阿姨家就是跑小李家,,剛開始兩家都在氣頭上,,都指責對方的不是,,根本就沒想過要解決問題。陳蕊先是用心傾聽,也不發(fā)表意見,,反反復復幾次下來,,雙方的不滿情緒也就慢慢消了,也開始想著要解決問題了;而且在這過程中他們更是把陳蕊當成“自己人”來看待了,。
陳蕊看時機也差不多成熟了,,于是就叫劉阿姨和小李到自己家里坐坐。等雙方到了,,陳蕊也不急著解決,,而是先跟雙方拉家常,見雙方已經(jīng)能心平氣和的交談了,,陳蕊這時候才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,。而這時劉阿姨和小李卻相視一笑,反倒是陳蕊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,,原來一天前他們覺得不能難為小陳,,一起找?guī)煾敌藓盟芰恕?/p>
從此以后大家都覺得陳蕊這調(diào)解員是真為群眾辦事的,有了難題也是第一個想到他,,把他當成“自己人”,,而陳蕊也是把群眾當成“自己人”對待,不管大事小事不管難事易事,,他都滿腔熱情的去做好,。
作為一名基層調(diào)解員,陳蕊深有感觸地說:“調(diào)解無小事,,如果不去解決,,就會釀成大事?!闭撬倪@份熱忱,,讓他的調(diào)解工作做得越來越好。
一次車橋廠小區(qū)的張阿姨向陳蕊反映說鄰居林某某家里裝修,,油漆味非常刺鼻,,早上七點就開始敲敲打打噪音擾民,連建筑垃圾也不及時清理,。陳蕊了解情況后找到林某某,,希望他考慮下鄰居的感受,盡量減少對鄰居的影響,。誰知林某某氣勢洶洶地質(zhì)問陳蕊,,“我裝修方面是跟人簽過合同的,如果不趕工期違約了,,這責任你來負?再說了,,哪條法律規(guī)定了我不能裝修了?……”陳蕊并不因此退縮,,站在一旁看著,等林某情緒平穩(wěn)后,,便進一步勸導他:“不是不讓裝修,,而是盡量讓噪聲小些,換位思考,,你的鄰居也這樣,,你是何感受?”林某終被陳蕊和顏悅色地勸說所感動,表示有噪音的工程盡量避開晨,、晚,,并要裝修師傅注意那些衛(wèi)生垃圾,及時處理干凈,,張阿姨很滿意,。
陳蕊當調(diào)解員4年多,他感到當調(diào)解員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,,特別是對法律法規(guī)的學習,。他從最常用的《民法通則》、《物權(quán)法》,、《消費者權(quán)益保護法》,、《民事訴訟法》等法律開始學起,遇到不懂的就上網(wǎng)搜索,、求助,,最終從一個對法律只是懵懵懂懂的“門外漢”到能熟練運用各種法律處理各種復雜的糾紛,成為一個優(yōu)秀的調(diào)解員,,受到上級的肯定和居民的好評,。
很多人都勸陳蕊去做份比較有“價值”的工作,別把大好青春耗在這瑣碎的調(diào)解上,,那么多的紛爭你怎么都做不完的,。而陳蕊聽罷,卻只是笑笑說:“把工作做好了,,社會和諧了,,我就開心了?!?/p>
記者王憲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