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汾陽溪畔,聽泉閣里,,一位古稀老人靜聽水聲,,屏息細讀,每天閱報、看書成為他77年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他的身旁沒有名貴古董,沒有金銀珠寶,,有的是滿墻成柜的書籍、報刊,。這些收藏中,,有不少珍品孤本,,有一大部分他自己的著作,或是參與編撰的書刊,,還有他的堂弟黃河浪的出版專著,,特別是本報自創(chuàng)刊以來的幾乎所有報紙,被整理得井井有條,。
他是黃世鼎,,筆名黃山云,上個世紀60年代初畢業(yè)于上海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系,,精通古今漢語,,又熟知長樂名人典故,中學高級教師退休,,筆耕不輟,,已出版100多萬字。
善本拓本皆珍品
聽泉閣內,,年代最久遠的書籍當屬一本民國十六年(1927年)版刻善本《五言雜字》,,屬版刻古籍中校刊好,、裝幀好,、時代久、流傳少的精品,,是專門針對魚米之鄉(xiāng)——長樂編寫而成的鄉(xiāng)土啟蒙教材,,至今仍有學術價值,兼具歷史價值,,當是存世唯一,。
被黃老先生精心收藏的還有許多影印拓本,如印于上個世紀50年代的《千家詩》《三字經(jīng)》,,80年代的《唐詩品匯》《金瓶梅》等,,均為原版拓印豎排古籍,都極具收藏價值,。前兩本為私塾所讀教材,,后兩本中《唐詩品匯》的作者是明朝長樂龍門人,“閩中十子”之一的高棅,,首把唐詩分初、盛,、中,、晚四期;而該版《金瓶梅》為明萬歷年間刊本,由香港太平書局影印自現(xiàn)藏于美國的原版,,插頁為崇禎本木刻圖復制,。
其他的外國名著,,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肖洛霍夫的著名長篇小說《靜靜地頓河》,黃老先生認為,,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珍藏,。
珍品可貴,黃老先生不獨自擁有,,分享是他最大的嗜好,。據(jù)了解,古版孤本《四書五經(jīng)》,,還有《黃鐘瑛紀念集》,、《黃勉齋文集》等,他都無償獻給了東溪精舍,、進士館,。
報紙萃成收藏品
能把報紙做成精美的收藏品的除了黃老先生,長樂恐無二人,。
讓記者吃驚不小的是,,他收藏有本報自創(chuàng)刊以來的幾乎所有報紙,且按順序整理裝訂成幾大本,。從《長樂教育》,,到《長樂報》,再到《吳航鄉(xiāng)情報》,,本報的演變歷史,,都在他的收藏中。談話中,,他很快就翻出了長樂縣教育局,、縣教師進修校主辦的《長樂教育》1992年2月25日創(chuàng)刊號,刊名由冰心題詞,,頭版是各級領導的賀詞,。說起內容,他頭頭是道,。
更讓記者感到受寵若驚的是,,本報所有記者的名字,以及各自的文風他都熟悉,,雖然沒幾個見過面,。“每期必看,,一期沒送來,,我就感覺缺了什么,一些版塊策劃得很好,,緊扣當前大事,,富有可讀性,,而且現(xiàn)在越辦越精彩?!秉S老先生評價道,。
在黃老先生的收藏中,另有幾本各大報紙合訂本顯得尤為珍貴,。
“這是關于汶川大地震的報道專輯,,這是北京奧運會的?!秉S老先生小心翼翼地擺出兩本合訂本,,一本封面寫著“圓夢北京 2008年8月8日”,另一本是“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”,。這兩本均曾被老年大學講師李齊品借去供學員欣賞,、參閱。
“那一段時間我一直關注這兩件大事的事態(tài)發(fā)展,,溫家寶在廢墟上喊話‘堅持住,,我們來救你了’,胡錦濤宣布‘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’,,這些都是振奮人心的話語,,這兩件大事體現(xiàn)著我們的國力。那一段時間各家媒體的全方位報道都值得給后人留下記憶,?!秉S老先生說著,沉重與自豪交集,。
愛好體育的黃老先生,,熱衷于收集各屆世界杯的報道,就是去年在美國期間,,他也收藏了《星島日報》有關巴西世界杯每日報道,,并帶回國內。
惟望書香永留存
黃老先生具體出版了多少字,,他自己也沒有做過具體統(tǒng)計,,但是他收藏了他付出了心血的每一冊,哪怕是為別人代作,。
“我的付出不求回報,,從來不提報酬?!秉S老先生說,,逐利不是他的風格,他要的是尊重,最忌諱文匪,,所以在有生之年,他竭力付出,,只要有出版成果得以收藏,。他舉例,《大愛暖千秋叢書》之《和平使者鄭和》中,,福州市作協(xié)主席黃安榕在后記中提及的一句“老作者黃世鼎供給大量材料”,,和《長樂一中校志》編后的一句“尤其是黃世鼎先生在校志出版階段付出的辛勤勞動”,讓他感覺到“尊重只要這一句,,不求別人能夠看得到,。”
看著滿屋子的收藏,,包括到北京人民大會堂領回的獎狀,、各家媒體的報道、各路名家的評價等,,黃老先生感慨萬千:“這些是我一生最寶貴的財產(chǎn),,不知能否對后人有絲毫啟迪作用。不管如何,,惟望書香永留存,。”
不經(jīng)意間,,瞥見聽泉閣一角落貼的小條幅,,上書“老牛方知夕陽短 不用加鞭自奮蹄”,或許,,這就是不知疲倦的黃老先生用以自勉的格言吧,。
(吳航鄉(xiāng)情報記者 柯多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