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“家長課堂”為父母講解鼓勵的方式和溝通技巧,,“愛的流動”“盲人與拐杖”等親子體驗游戲給予父母和孩子表達愛的契機……近日,一場由長樂青少年社工中心組織的“親職教育“活動在吳航街道三峰社區(qū)舉行,,為“特殊青少年”和父母“牽線搭橋”,,助力親子關(guān)系改善。
“親職教育”即一種幫助家長成為更合格,、更稱職好家長的專門化教育,,是長樂區(qū)青少年司法社工項目系列活動之一,也是項目在全省率先實現(xiàn)青少年司法社工全程介入,、全方位覆蓋對涉案未成年人和未成年被害人開展服務(wù)的重要一環(huán),。
焦慮的父親有了“三明治”
見到老陳時,青少年社工中心主任陳亮芳有些驚訝,,“我沒想到他會來,,他原本說工地有事,來不了,?;顒舆M行到一半的時候,他還是來了”,。
老陳的女兒小陳今年讀初三,,正值青春年華的她卻十分叛逆,經(jīng)常與老陳發(fā)生矛盾,,甚至會離家出走,,讓老陳十分焦慮。
老陳并不屬于需要強制參加親職教育的家長,,但為了緩和與女兒的矛盾,,他主動報名參加這場活動。
“先說做得好的細節(jié),,再說需要提升的地方,,最后整體上夸一夸做得好的地方,這就是‘三明治式的回應(yīng)’,?!痹诩议L課堂,老陳認真地聽著社工講授親子溝通技巧,。
老陳說:“我覺得‘三明治’方法很科學,、很正確,我要教給她媽媽,,讓她一起用正確的方法關(guān)心孩子,。”
“特殊少年”握住了母親的手
“面對面坐下來,,手拉手,、膝碰膝,去感受一下你握著的這雙手,是冷的還是熱的,,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,?”在社工引導(dǎo)下,不少人已握住對方的手,,只有小向的雙手還插在口袋里,左顧右盼,。
“有點像小時候的感覺,。”在社工鼓勵下,,小向最終握起了這雙多年未曾握過的手,。
先前由于母親過度嘮叨,正值青春期的小向長期無法與母親正常溝通,,而后小向不小心誤入歧途,,成了涉案青少年。
雖然小向表面上說這些活動“花里胡哨的”,,但他的改變卻被幫扶人,、青少年司法社工項目負責人林雯政看在眼里。
“他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找到工作了,,還經(jīng)常和媽媽分享自己的行程和日?;ㄤN情況,也理解媽媽只是用錯誤的方式表達了她的愛,?!绷终┱f,母親通過“親職教育”減少了對小向的嘮叨,,盡量給他獨立的空間,。
活動現(xiàn)場,小向的母親也有收獲,,“會回答,、愿意起床……”小紙張記錄了兒子的改變。
創(chuàng)新教育方式,,提升服務(wù)效果
據(jù)了解,,為響應(yīng)長樂區(qū)檢察院發(fā)出的督促監(jiān)護令,今年1月,,長樂青少年社工中心通過講座形式為涉案青少年家長開展“親職教育”,。
在不斷摸索中,長樂青少年社工中心改進活動形式,,應(yīng)用“親子平行小組”模式開展“親職教育”,,將青少年納入到原本只針對家長的“親職教育”活動中來,提升親職教育效果。
除了“親職教育,,青少年司法社工項目以轄區(qū)內(nèi)涉案未成年人為服務(wù)對象,,開展考察幫教、行為矯治等專業(yè)服務(wù),,為受害未成年人開展個案服務(wù),、心理輔導(dǎo),實現(xiàn)司法社工全流程介入,、全方位覆蓋,。
2018年共青團長樂區(qū)委推動實施青少年司法社工項目以來,已服務(wù)涉案未成年人56人,,組織服務(wù)對象參與志愿公益服務(wù)活動累計678次,,今年還開展了4場親職教育活動、5場戶外拓展活動……直接受益涉案未成年人1000余人次,,家長100余人次,。
來源:福州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