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許多佛教的善男信女對觀世音非常崇拜。她慈眉善眼心地善良,平口善于觀察世間情況,為世人排憂解難,是民間的一位保護神。大家都親切地稱她是"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"。且說有一次,觀世音菩薩化裝成一位道姑,騰云駕霧來到世間。在長樂五里洋,觀世音看見一群農(nóng)民正在犁田翻土。只見一人在后扶犁,三四人在前彎腰曲背費力地拉著鐵犁頭。正當春耕農(nóng)忙季節(jié),農(nóng)戶人家十室九空,男女老少起早摸黑在田里勞作。太辛苦了。回到天界后,觀世音將世間農(nóng)民耕作艱難的情況稟告玉皇大帝。玉帝聽后久久不語,老半天才搖頭晃腦問觀世音:"哪該派誰下凡幫助農(nóng)民呢?"觀世音想了好大一陣,才稟告玉帝:"看來派芒神下凡最合適了。"玉帝問觀世音為什么挑選芒神?觀世音稟道:"芒神力氣大,脾氣好。它生活儉樸,工作勤勞不偷懶;更主要的是它食草料,貧苦農(nóng)家家家戶戶都養(yǎng)得起。
玉帝點頭應允,當即降旨召芒神上殿議事。
芒神上殿見了玉帝。玉帝賜座后將觀世音視察民間能情況告訴芒神,決定派它下凡幫助農(nóng)民耕田犁地。芒神聽了玉帝的旨意,回稟道:"我愿遵旨到人間幫助農(nóng)民,只是我老實善良,世人倘若欺負我殺害我該怎么辦?"觀世音在一旁拼著胸膛對芒神下保票:"放心好了。如果農(nóng)民欺負你,你只雪叫一聲,我就下凡為你排憂解難。如果他們殺害你,我愿;;下頭與手指給你當路行。任你蹂躪,不發(fā)怨言。
芒神聽觀世音這一席話后,也就放心下凡了。
芒神來到人間現(xiàn)出原形,原來是一頭大水牛。它體壯象頭上生兩只犄角,如同兩柄短劍。它馴良勤勞,天天幫助農(nóng)民耕田犁地,還兼運輸。工作十分繁忙。農(nóng)民十分喜歡它。然而由于言語不通,兩者缺乏理解,犁地或拉車時它腳步稍放慢一點,農(nóng)民們就吆喝它,打罵它。水牛感到委屈,便開1:3喊叫。它聲音宏亮,震動天庭,影響玉帝休息,若得玉帝老大不快活,又派觀世音下凡,全權(quán)處理此事。
觀世音來到世間。她偏聽偏信,以為水牛好吃懶作,就取一條白帶掛在水牛頸上。從此每頭水牛頸上都有一條白痕。這下水牛算遭殃了。它聲音叫得很小很小。天庭再聽不到芒神的喊聲。這下天庭是安寧了。可是芒神卻有苦無處訴了。由人們?nèi)我膺汉取⒋蛄R。正在這時,又發(fā)生了一樁意料不到的事。五里洋畔有個放牛娃叫張剛,養(yǎng)了一頭大水牛:他對水牛可盡心啦!天不亮,就將這頭大水牛趕到西山上放牧。一直到傍晚才牽著它回到家里。夏天,天氣酷熱。他從井中打來一桶桶涼水給牛沖澡,刷身子,讓牛涼快涼快。冬天的夜晚天氣真冷呵。他怕牛凍壞了,把自家唯一的棉被拿出來蓋在牛身上,自己就偎在牛肚子旁過夜。天長日久,大水牛對張剛的感情可深啦。每天它都要甩軟乎乎的舌頭舔主人的手背,表達自己對主人的感激之情。
那時候,西山上樹木茂盛,密林中時常有虎豹出沒。一般人都不敢往西山上放牧牛羊。有一天,鄰居一位老夫患了瘧疾需要一味中藥草果。近山挖不著,深山才有這種中藥。張剛便牽著水牛到深山中去采藥。啊,這里的草果可多了,一挖就是一株,一挖又是一株,不到半天就挖了一大筐。張剛的心里可高興了。
忽然,張剛聽見水牛"哞"一聲長嘶,立即被驚動了。聲音不對呀!他扭頭望去,只見那水牛瞪大驚恐的眼珠,在原地轉(zhuǎn)著圈子,似乎在尋覓什么?張剛不覺警惕起來。早就聽說西山上有野獸,莫不是......正想著,只覺一股旋風驟起,"呼"一聲巨響,一只金錢豹從深草叢中跳出來直撲張剛跟前。那惡豹的眼里閃著兇殘的光,仿佛要一口把張剛吞下。張剛一驚,糟了!今天逃不出豹口了。就在這千鈞一發(fā)之際,只見這只大水牛快步直沖過來。它睜圓雙眼,低著頭,頂起兩只短劍似的犄角兇猛而勇敢地沖向惡豹。那惡豹嚇了一大跳,趕緊閃開一旁。它不敢與大水牛決斗,卻繼續(xù)向張剛撲去。驚慌的主人趕緊一閃偎在水牛身旁。水牛用它龐大的身軀擋著惡豹,還趁隙用軟乎乎的舌頭舔著主人的手背,似乎在安慰主人,給主人壯膽。
惡豹見水牛壞了它的美事,不覺惱羞成怒,就猛撲、狠壓、狂咬,使出渾身解數(shù)與水牛決斗。水牛毫無畏懼,拼盡全力勇敢地同惡豹拼搏。它使出兩種招數(shù):一是踢腿,二是抵角,斗得惡豹嗷嗷痛叫。惡豹見斗不過水牛,只好灰溜溜地拖著尾巴逃走了。張剛看到水牛趕跑惡豹,十分歡喜,抱著它親了又親。他知道深山非久留之地,就背著挖來的一大筐草果,趕著水牛往外走去。
誰知狡猾的惡豹并沒有走遠。它情知當面斗不過水牛,就避其鋒芒,佯裝戰(zhàn)敗,悄悄地躲在附近路旁深草叢中。此時它見張剛遠遠地落在水牛后面,就騰地躍起伸出雙爪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板住張剛的肩膀,張開血盆大口咬斷張剛的咽喉。這猝不及防的一擊使張剛來不及喊叫便倒地咽氣了。這時,水牛被驚動了。它憤怒至極,長吼一聲迅速轉(zhuǎn)身狠狠地撲向惡豹。惡豹正想叼走張剛的尸體美美地飽餐一頓,看見水牛這副兇相明知兇多吉少,嚇得掉頭就逃。水牛豈肯放過?它飛速邁開四蹄追趕。追啊追啊,那惡豹又餓又驚又怕,漸漸地被水牛追趕上來。它慌不擇路,暈頭轉(zhuǎn)向地逃到一處石崖旁。惡豹背朝石崖面對水牛,再無退路了。只見狂怒的水牛蹦緊前腿低下頭來挺起尖尖的雙角,用盡平生氣力狠狠地向惡豹頂去。這一頂有萬斤之力啊。惡豹被尖利的牛角刺破毛皮穿透肺部,四腳懸空貼在石崖上,污血噴涌而出,染紅了大片山地。惡豹拼命地掙扎,嚎叫,都無濟于事,抽搐著在劇痛中死去了。水牛自始自終沒有松勁,抵了足足兩刻鐘。直到惡豹再不會動彈才松開雙角,把惡豹丟在石崖上,惡豹終于得到惡報。此時水牛早已使盡渾身氣力了。它連步子都走不穩(wěn)了,仍惦記著主人,趕緊返回去找。水牛來到張剛身旁,用軟乎乎的舌頭溫存地舔他的臉頰、額頭和雙手。但主人再醒不過來了。他永遠地閉上了雙眼。善通人性的水牛流下大顆大顆悲哀的淚珠。自己沒保護好主人呀!這可怎么向主人的親屬交待呀!它慢慢地跪下前腿,用頭艱難地把主人挪到自己的背上,然后一步一步、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載著主人回到村上。善良的水牛萬萬料想不到:自己拼死相救主人,遭到的卻是一場噩運。
村上的人看見牛背上托著張剛的尸體,以為是水牛把主人害死。一時怒從心頭起,惡從膽邊生,紛紛操起棍棒,牛刀團團圍住水牛。可憐的水牛白帶鎖喉,眼淚汪汪地跪在地上卻無從開口,任憑人們把它殺死,切成碎塊分給各家各戶。直到有一天,村上的一個獵人進了深山,看見了惡豹的尸體,還看見現(xiàn)場上牛豹相斗的蹄印子才恍然大悟:是水牛拼死相救主人,是水牛為人類除害,殺死了一頭惡豹。水牛功德昭彰,卻無端地被人們蒙上惡名。村上的人們懊悔了。他們?yōu)樽约呼斆У男袆佣⒕危瑸樗5母呱行袨槎袆印4謇锶俗詣拥貙⒎稚⒌呐9鞘占谝黄穑诤笊骄蛄艘蛔鶋災梗瑢⑴9锹≈氐芈裨嵩诶锩妗D骨斑€聳著一塊青石墓碑,上書兩字:牛墓。
當觀世音菩薩再來世間視察民情時,世間宰牛已經(jīng)習以為常,吃牛肉也十分普通了,禁也禁不住了。觀世音心中十分痛苦。她明白自己做了一樁錯事。為了實踐對芒神許下諾言,她二話未說,將自己的發(fā)髻割下,念動咒語,變?yōu)樘锫?又將食指砍下,變?yōu)槟圉q。她彈著手指將田螺、泥鰍送到田地里,讓水牛踐踏。好讓芒神在她頭上手上走過來走過去。所以今天條條泥鰍像觀世音的手指,粒粒田螺像觀世音發(fā)髻。它們都生在田里、長在土中,默默地忍受水牛踐踏不發(fā)怨言。這美麗的傳說世代相傳,直到今天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