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鄭丙(1121-1194年) 字少融,,金峰仙山街人,,生于宋宣和三年,。紹興十五年(1145年)進(jìn)士,,歷任建州教授,、國子監(jiān)主簿,、監(jiān)察御史,、提點荊湖北路刑獄,、提舉湖南常平茶鹽,、成都府總運判官,、禮部員外郎、提點廣東刑獄,、提點廣西路刑獄,、福建路轉(zhuǎn)運副使,、秘書少監(jiān)、秘書監(jiān),、中書舍人,、吏部侍郎兼外制、中大夫兼給事中,、權(quán)吏部尚書兼侍讀,、吏部尚書、龍圖閣學(xué)士,、建寧知府,、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、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,、提舉隆興府玉隆萬壽宮,、通奉大夫、泉州知府,、端明殿學(xué)士,。鄭丙平時平易近人,留心考察并大力舉薦人才,,在朝論事氣節(jié)凜然,。在吏部時,“抑僥幸,,懲奸欺”,,奸人不敢走門路、行賄賂求官,。紹熙四年(1193年)致仕,,翌年卒,贈金紫光祿大夫,,后贈特進(jìn),,謚簡肅。傳入《長樂縣志·名臣》,。
鄭昭先(1157—1225年) 字景紹,,號日湖居士,長樂洋嶼村人,,生于宋紹興二十七年十月二十六日,。淳熙十四年(1187年)進(jìn)士,歷任建寧府浦城縣主簿,、監(jiān)文書院待闕,、歸安知縣、提轄雜貨場務(wù)、雜賣場監(jiān),、監(jiān)察御史,、右正言、左司諫,、侍御史,、左諫議大夫兼侍讀、左諫議長,、中丞,、端明殿學(xué)士、簽書樞密院事兼權(quán)參知政事,、監(jiān)修國史日歷,、提舉編修、參知政事,、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,、資政殿大學(xué)士、觀文殿大學(xué)士,、金紫光祿大夫兼攝中書右丞相,、提舉臨安府洞宵宮。
鄭昭先在任浦城縣主簿時,,查源洞盜匪猖獗,,他挺身而出,率眾平克,,功成不受賞,,把功勞都推給別人。任歸安知縣離任時,,百姓攔路請留,,涕泣而別。他為官三十六年,,在御史臺,、東西府任職十三載,在朝堂上敢于直言,。寶慶元年(1225年)八月間,,昭先病重,彌留之際,,叫各兒子站立床前,,口授曰:“我白屋起家,一生辛勤,,惟守‘忠樸’二字,荷國家厚恩,受祖宗庇蔭,,致身至此,。你等皆得一官,事事現(xiàn)成,,不可不知所自,。你等居官當(dāng)以清白自守,自清俸之外,,一毫不得妄取,。庶幾不墜家聲,亦不失我期望之意,?!绷铋L子逢辰代書,永為家訓(xùn),。卒時,,敕賜祭葬,贈太師魏國公,,謚文靖,,祀臨安應(yīng)天府(今杭州)忠賢祠,并祀福州府學(xué)鄉(xiāng)賢祠,。傳入《六里志·名臣》,。
(作者 石金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