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農(nóng)家書屋建設是一項切實解決廣大農(nóng)民群眾“買書難,、借書難、看書難”的民生工程,,近年來,,我市投入200多萬元建成243家農(nóng)家書屋,藏書量達40多萬冊,,讓農(nóng)家人與書籍親近,,提升自身的素質,豐富業(yè)余的文化生活,。
11月18日,,記者走進多家村居探尋和書屋有關的故事。
書屋讓漁民嘗到知識甜頭
在營前街道海星社區(qū)的“漁家書屋”里,,有二三個漁民正在低頭看書,,正站在書柜前挑書的50歲的林老伯說,“下午漁船就要出海,,挑幾本書到船上,,等空閑的時候再看?!?/p>
2007年,,海星社區(qū)從敬老院中騰出100平方米的樓房作為“漁家書屋”,并投入10萬元資金把圖書室,、閱覽廳裝修一新,,按照各年齡段的需求購置了近3000冊有關致富書籍、歷史資料,、文明小說,,并征訂了13種報刊,供群眾閱覽,。省文明辦,、省讀書援助協(xié)會又贈送了2000冊書籍,使“漁家書屋”存書更加豐富多彩,。根據(jù)大部分漁民出海捕魚,,社區(qū)在每艘漁船上都建立一個臨時書屋,,每次在出海前,準備一部分書籍帶去,,讓漁民在出海期間都能看到書,。
“漁家書屋”開放四年來,漁民們嘗到了學知識的甜頭,。種菜專業(yè)戶張老太前年從書屋中借到病蟲害防治的光盤,,找到了科學種菜的秘訣,種出來的菜質與量都得到提高,,打破了漁家女不能干農(nóng)活的說法,。漁民林師傅,50多歲,,沒認得幾個字,,他趁出海捕撈空余看書,邊看邊問,,認了許多字,現(xiàn)在自己已經(jīng)會獨立看報了,。
最近,,海星社區(qū)黨支部還在書屋邊開辟了居家養(yǎng)老室,配置空調(diào),、電視,、棋牌及健身器材,讓漁民既能在書屋看看書報,,又能看電視,、下棋等娛樂活動,豐富漁民文化生活,。
眾手澆開“書屋”花
“依靠上級相關部門的支持和群眾的積極參與,,眾手才能澆開書屋這朵花?!弊哌M全國文明村航城街道洋嶼村,、福州市優(yōu)秀農(nóng)家書屋管理員林化龍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。
洋嶼村農(nóng)家書屋創(chuàng)辦5年來,,得到中央宣傳部,、中央文明辦贈送百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,福州市委宣傳部,、長樂市文明辦,、科技文體局分別贈送幾百冊圖書,使書屋擁有和種圖書3000多冊及各類報刊20多種,,滿足了村民文化需求,。
長樂圖書館充分利用“大館”帶“小屋”作用,每年都向延伸的村級服務點送書下鄉(xiāng),讓農(nóng)民看到更多的新書,,讓書屋更加“活”起來,。下一階段準備設置10臺電腦,吸引更多人到書屋來,。
正講話間,,70歲的吳老走了進來,他從書櫥里選了一大疊書,,有歷史故事,、唐、宋詩詞等,。記者問:“這么多看得完嗎?”他笑答:“一星期就‘吃’光了!”有一位中年人拿著一疊影碟片說,,他喜歡《百部愛國主義影片》,一個月借幾部影碟拿回家看,,三年多來,,百部影片快看完了。
林化龍說,,隨著農(nóng)家書屋越辦越火,,大家愿意,而且主動地走進書屋,,讀書,、練字,喝酒,、賭博等不良現(xiàn)象少了,,文明風氣越來越濃厚。
“農(nóng)家書屋”也在逐步提升
古槐鎮(zhèn)竹田村的“農(nóng)家書屋”是設在竹田影劇院的最低層,,走進一看令人贊嘆不己,,面積約260平方米,特別寬敞,,加上低層冬熱夏涼,,確實是一處理想的文化活動場所。圖書室內(nèi),,排列11個大書櫥,,由市、鎮(zhèn)贈送及本村購買的藏書達2000余冊,,音像資料100多種,。村里訂閱的8種報紙、5種期刊雜志,,分別固定在三排書報架上,。墻壁上辟有圖文并茂的宣傳欄,。
在電腦室里,本村企業(yè)家林錦標先生贈送的5臺電腦座無虛席,,旁邊還有許多人圍觀,,他們在點擊市場行情、農(nóng)技信息,。一位正在操作的農(nóng)民對記者說,,“在電腦里找信息很方便,如果有多幾臺電腦就好了,?!笨磥恚瑐鹘y(tǒng)的農(nóng)家書屋也將實現(xiàn)升級換代,。
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書法室里的號稱“農(nóng)民書法家”們,,正在興致勃勃地揮毫撥墨。70歲的林衍昌先生,,屏息運筆,,一會兒一幅對聯(lián)寫就,龍飛鳳舞,,剛勁有力,。竹田人歷來喜歡書法,每年春節(jié),,許多人都喜歡在自家的門楣上,貼著自己寫的春聯(lián),。據(jù)了解,,目前,經(jīng)常到書法室活動的老中青書法愛好者,,就有20多人,。在“農(nóng)家書屋”的四周墻壁上,一排排懸掛的書法條幅,,相互輝映,,賞心悅目。
(記者 王憲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