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長樂新聞網訊 這些天,閩江河口濕地十分熱鬧,,大量候鳥遷徙到此,。閩江河口濕地地處東亞—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中間驛站,,每年11月至次年2月,大批遷徙候鳥在此停歇,,現(xiàn)在是最佳觀鳥季,。
為保障候鳥遷徙安全,,11月7日,,長樂區(qū)林業(yè)局發(fā)布公告,將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及長樂區(qū)范圍內閩江河口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(qū)列為野生動物遷徙通道范圍,,范圍內必須保持“靜音”,。
小天鵝已經到來
8日,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,作為“中華鳳頭燕鷗之鄉(xiāng)”,,每年4月至9月,中華鳳頭燕鷗總會如期造訪閩江河口濕地,。每年在這里遷徙停歇的水鳥超過5萬只,。
鄭航 攝
每年11月至次年2月,,大批遷徙候鳥在此停歇,。目前,包括勺嘴鷸,、黑臉琵鷺等全球瀕危物種,,以鴻雁、白額雁,、小天鵝為代表的雁,、天鵝類候鳥,,以及黑嘴鷗,、遺鷗等鷗類候鳥都會陸續(xù)到來。
目前閩江河口濕地的小天鵝已經到來,,市民可前往觀賞。天鵝為雁形目雁鴨科的大型鳥類,,全球共有7種,,分布在我國的有3種,分別是大天鵝,、小天鵝和疣鼻天鵝,。閩江河口濕地以小天鵝為主,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,。閩江河口濕地的小天鵝每年10月下旬,、11月初如約而至,翌年2月末,、3月初北遷,,數(shù)量超過500只。
大批雁鴨類水鳥組成“主力部隊”
作為閩江河口濕地越冬候鳥的“主力部隊”,,雁鴨類水鳥通常在閩江河口濕地逗留120天至150天,。每年11月,大批雁鴨類水鳥紛紛遷入,,包括鴻雁,、小天鵝、針尾鴨,、琵嘴鴨,、綠頭鴨等。這個時候,,部分早遷的鴨類會繼續(xù)遷飛去往更南的地方,。
因此,11月和12月是閩江河口濕地雁鴨類水鳥種類和數(shù)量最多的月份,。據統(tǒng)計,,去年越冬期間,閩江河口濕地聚棲雁鴨類水鳥達17種,,數(shù)量近15000只,。
進入明年3月后,,雁鴨類水鳥將開始變動,,針尾鴨、鳳頭潛鴨,、鴻雁,、白額雁等會逐漸遷離。3月中旬是北遷的高峰期,。
遷徙通道范圍內嚴禁下列行為
為保障候鳥遷徙安全,11月7日,,長樂區(qū)林業(yè)局發(fā)布了公告,。公告指出,為保護野生動物遷徙停歇地,,現(xiàn)將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及長樂區(qū)范圍內閩江河口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(qū)列為野生動物遷徙通道范圍,。
在此遷徙通道范圍內嚴禁下列行為:禁止違法獵捕野生動物或者破壞野生動物的巢,、穴,、洞及生態(tài)廊道等棲息地;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野生動物集中棲息的區(qū)域,,實施燃放煙花爆竹,、制造高分貝噪聲,、高頻震動、閃爍射燈,、驅趕,、追逐、擅自投喂等妨礙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行為,;任何組織和個人在野外觀察,、拍攝野生動物時,不得驚擾其正常棲息,。公告自發(fā)布之日起施行,。
延伸閱讀:鳥的天堂——閩江河口濕地
姜亮 攝
閩江河口濕地位于長樂區(qū)東北部閩江入??谀蟼龋娣e2100公頃,。作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,,它是我國東南沿海最優(yōu)良的河口三角洲濕地。
閩江河口濕地有河口水域,、潮間帶沙灘,、紅樹林沼澤等7種濕地類型。保護區(qū)內還分布有典型的亞熱帶河口感潮沼澤濕地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,是全球遷徙水鳥的一個重要越冬地和繁殖區(qū),,分布有“閩江濕地三寶”之稱的中華鳳頭燕鷗、勺嘴鷸,、黑臉琵鷺等珍稀瀕危鳥類,,被譽為“鳥的天堂”。
2023年2月,,根據世界濕地日中國主會場活動發(fā)布的信息,,福建閩江河口濕地成功入選“國際重要濕地”名錄。
?。?span style="text-wrap: wrap;">特約記者 徐文宇 雷巖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