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玉田自古人文薈萃,,文化教育歷來發(fā)達,尤其在清代,,進入了鼎盛時期,,各村幾乎都設有私塾。這些私塾又稱學館,,多由一塾師教授年齡和程度不同的生徒,,受業(yè)者循序攻讀《三字經(jīng)》《千字文》、四書五經(jīng)等,。此外,,還選學《百家姓》《五言雜學》《增廣賢文》《聲律啟蒙》《幼學瓊林》《千家詩》《唐詩三百首》《尺牘》《古文觀止》等,教學進度及修業(yè)年限因人而異,。學館禁錮嚴密,,入館后不許生徒擅出活動。每年農(nóng)歷二月初二開學,,十二月廿四結束,。
詩禮之家為切磋學問而設的私人書齋處處可見,,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文昌閣,、鄭圃、木石居,、綠痕書屋,、雙檜軒、文漢齋等,。
◆◆文昌閣◆◆
文昌閣位于玉田村西后門兜山,。乾隆四十八年(1783年),由貢生鄭國器等36人獻資而建,。整座建筑依山而上,,一直三進,四周包有風火墻,,氣勢宏偉,。先登10余級石階,,即到大門,門項為斗拱堆疊,、凌空翹角,,巍峨壯觀。進大門便是一進大廳,,從兩邊走廊再登5級臺階來到二進大廳,。大廳后左右山墻旁建有20余級臺階,上臺階后即為后進大廳,,廳前有凸出凌空臺,,圍有石欄桿,人憑欄而立,,清風撲面,,心曠神怡。據(jù)說,,當年學子們多在此切磋學問,,樂而不倦。大廳中奉祀文昌帝君,、魁星神像,。大廳后天井辟為假山,中間尚建一小閣,。1941年,,文昌閣曾作長樂縣立初級中學師生宿舍。解放后,,玉田中心小學高年級班設置于內(nèi),。
◆◆鄭圃◆◆
在蕉溪,為玉田鄭善述之圃,。永福黃任詩云:“道德榜在門,,夾漈書在室。復此十畝居,,微尚亦足畢,。珪組三十年,為圃憂廢失,。敷榮非所欽,,結念在秋實。繪此灌園圖,,蔬果列一一,。紅縐與黃團,爪壺雜柚桔,。稚子勝雍端,,何止識六七,?已解摘瑟僴,不肯覓梨栗,。階下阿對泉,,軋軋湯而譎。修綆何瀾翻,?一汲千畦溢,。咄哉漢陰翁,息珠殊不必,。齊民有要術,,資生之用遍。種樹如字人,,不言美利見,。烹葵及薁菽,退食亦充薦,。是即《豳風》圖,,可使魯一變。散衙巡町畦,,十畝繡芳甸,。厥色何累累?雜花尚抽艷,。棚下涼風吹,,解帶冷然善?!?/p>
◆◆木石居◆◆
玉田鄭善述筑,。后來其子鄭方城、鄭方坤因為沿海倭寇猖獗,,避居建安(今建甌),,因此廢棄。
◆◆綠痕書屋◆◆
玉田鄭方城別業(yè),,其女翰蒪,,寧秋羹,,有詩云:“綠痕緣書屋,,墨沈剩殘香?!辈⒆⒃疲骸熬G痕書屋為先君宴息處,,手書扁額猶存?!倍赌贤に脑挕份d先生自撰楹聯(lián)云:“大江東去,,浪淘盡千古英雄,,問樓外青山,山外白云,,何處是秦宮漢闕,;小院春來,鶯喚起一簾風月,,看溪邊綠樹,,樹邊紅雨,此中有舜日堯天,?!?/p>
——摘自《海濱聞見錄》
◆◆雙檜軒◆◆
道光初年,貢生鄭希書在與本厝一路之隔的后門山麓建造的一所私人書齋,。書齋為四合院結構,,上下有大廳,左右兩排為書院,,中為花崗巖石板鋪設的天井,,兩邊載二株檜柏,故曰雙檜軒,。下廳廊下鑿有泮池,,池上架一卷橋,池底有一小井,,終年泉涌不斷,。后埕為假山花園,內(nèi)有一棵參天玉蘭樹,,夏天開花之時,,清香飄溢滿院。1940年以前作玉田基督教“真理堂”,,后為欽紹鄉(xiāng),、羅欽鄉(xiāng)公所。新中國成立初期亦作玉田鄉(xiāng)(鎮(zhèn))政府,。
◆◆文漢齋◆◆
位于玉田鄭氏宗祠祠埕前,,光緒年間,玉田鄭文漢所建私人書齋,。前后二進,,四周圍有風火墻。前進廊沿方形青石柱礎,,雕刻精美,;廊頂斗、拱,、雀替,、吊柱等構件上精雕細刻各種人物,、花草栩栩如生,觀者贊嘆不已?,F(xiàn)為民宅,。
——摘自《玉田鄭氏譜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