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中國是詩歌國度,。古代詩歌浩如煙海,,當(dāng)代寫近體詩(律詩絕句)方興未艾,。但不管是歷代還是當(dāng)代,,他們的詩作不能超越唐詩。這樣的看法得到社會(huì)人們的共識,。當(dāng)然,,詩歌是時(shí)代的產(chǎn)物,,有關(guān)題材千差萬別,,思想內(nèi)容不能等同看待,。但筆者卻認(rèn)為唐詩把人生的情感(喜怒哀樂)抒發(fā)得淋漓盡致,,表達(dá)得盡善盡美,,后人無發(fā)超越,正如李白所說: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,崔顥題詩在上頭,。”,,但在唐朝漫長的年代里,,不同時(shí)期在詩歌反映現(xiàn)實(shí)的程度及遣詞造句的風(fēng)格就有明顯的差別。中國文學(xué)史就以長樂人高棅《唐詩品匯》一書的觀點(diǎn),,把唐詩分為初,、盛、中,、晚四期,。閩中十子高棅(1350-1423年),字彥恢,,自號漫士,,長樂龍門后澳(今航城街道龍門村人)。其人是奇才,,擅長丹青繪畫,,書學(xué)漢隸,畫學(xué)米芾父子,。同時(shí)通音律,,善詩文,著作頗豐,。明·永樂元年(1403),,與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,敕修《永樂大典》,。永樂五年《永樂大典》修成,,王恭辭官返鄉(xiāng),高棅繼續(xù)留任。
《唐詩品匯》始編于明·洪武十七年(1384),,歷經(jīng)十年,,編成于洪武二十六年(1393)。此書編著共有90卷,,所錄共620家,,詩5769首。同時(shí),,還編著《拾遺》10卷,。《唐詩品匯》引申嚴(yán)羽之說分唐詩為初,、盛,、中、晚四期,,對前后七子“詩必盛唐”的主張頗有影響,。同時(shí)給明末詩壇的萎靡習(xí)氣帶來了新鮮氣息,使明宗唐走上了正道,。
[相關(guān)鏈接]
高棅詩話六平山
閩關(guān)西來入紫冥①,,三山東走浮大瀛②,回峰際海結(jié)飛翠,,玉削青天開六平,。六平崢嶸何壯哉,六平芙蓉如掌開,,九華五老③讓光彩,,三峰④二室⑤爭崔嵬。我疑十洲仙島負(fù)奇勝⑥,,巨鰲別駕移蓬萊⑦,。紫微文筆⑧左右立,龜麟太常⑨前后揖,,馬江一道瀉空回,,鶴嶺千重⑩決云入,榮光佳氣郁廛圜(11),,鱗次參差(12)萬家邑,。何年作邑(13)此山阿?此地繁華竟若何?窈窕(14)千門桃與李,春風(fēng)百里滿弦歌,。吳航渡口花如霧,,首石云飛帶宮樹,漏鼓長隨般若鐘(15),,仙舟盡入瀛洲(16)路,。人物風(fēng)流幾廢興,,江山陳跡古今情,茫茫天地四方宇(17),,浩浩乾坤一草亭(18),。君不見,六平山上月,,昔照六平山下人,,六平山色長不改,明月照人今幾春?我向今人問千古,,今日吳航古鄒魯,。黃童(19)聚舞浩叟(20)歌,共道賢人宰吾土,。郎官政靜心自閑,,愛人愛物并愛山,興來攜我二三子,,登高遠(yuǎn)望窮躋攀,。我生放浪在林藪,幸際明時(shí)將白首,。縣官有德不忍欺,,帝力無為我何有(21)?日陪鞍馬縱遐觀,,吊古興懷但呼酒。酒酣(22)再拜獻(xiàn)長謠,,先祝堯天(23) 萬歲壽,,然后記公事業(yè)在巉巖,名與六平山之山長不朽,。
(高棅《小有天詩》)
[古詩注釋]
[1]紫冥:高空,。
[2]大瀛(yíng):大海。
[3]九華五老:指九華山和廬山的五老峰,。
[4]三峰:指西岳華山中的落雁(南峰),、朝陽(東峰)、蓮花(西峰)等三主峰,。華山在陜西華陰縣,,以奇拔峻秀冠天下。
[5]二室:指中岳嵩山,,在河南登封縣北,。嵩山東有太室,西有少室,,相距七十里,,因山有石室得名,。
[6]我疑十洲仙島同奇勝:我疑心以十洲三島同六平山相比,真辜負(fù)了奇妙勝景的盛名,。十洲仙島,,據(jù)漢東方朔《十洲三島》記載:“漢武帝既聞王母說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、瀛洲,、玄洲,、炎洲、長洲,、元洲,、流洲、生洲,、鳳麟洲,、聚窟洲等十洲,并是人跡所希絕處,?!毕蓫u,即三島,,為昆侖,、方丈和蓬丘, 均是神仙所住的地方。
[7]巨鰲別駕移蓬萊鰲(áo):傳說中的海上大龜,。蓬萊,,傳說中海上三神山之一。
[8]紫微文筆:山名,。
[9]龜鱗太常:山地名,。
[10] 鶴嶺千重:指六平山東面鶴上一帶重重疊疊的山巒。
[11]廛圜(chánhuán:環(huán)繞市集的墻,。
[12]鱗次參差(cēncī):指房舍有的像魚鱗一樣有次序排列著,,有的高低不一,參差不齊,。
[13]邑(yì):舊時(shí)縣的別稱,。
[14]窈窕(yǎotiǎo):文靜而美好,這里指山水幽深,。
[15]般若鐘:禪寺鐘聲,。般若,佛教名詞,,即佛門的意思,。
[16]瀛洲:古代傳說中的三神山之一。
[17]天地四方宇:宋·德祐間,,工部尚書陳合卸職歸里,,于山頂建“天地四方宇”,。
[18]乾坤一草亭:宋寶慶四年(1228),當(dāng)?shù)厝颂╆愑峤ㄔ?,時(shí)過境遷,,亭跡蕩然無存,只剩下明朝陳所立在半山巨石上橫鐫“乾坤一草亭”五字,。一九九八年秋天,,東關(guān)村在石刻附近、山路旁邊重建“乾坤一草亭”,。
[19]黃童:幼兒頭發(fā)黃色,,故稱黃童。
[20]皓(hào):叟老人,。皓,白的意思,。
[21] 我何有:我有什么辦法,。賓語“何”提前。
[22]酣(hān):高興的樣子,。
[23]堯天:唐堯,、虞舜為古代傳說中的賢明帝王,因此“堯天”或“堯天舜日”比喻理想中的太平盛世,。舊用為稱誦帝王之辭,。
(作者 黃世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