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2008年福建詩詞第十七集登載秦淮夢《青山山農(nóng)黃見三及其〈紅樓夢廣義〉》。在這篇文章里秦淮夢敘述了歷盡艱辛找到了《紅夢廣義》作者黃見三的過程。
看罷這篇報道,。我對學(xué)者秦淮夢肅然起敬,。作為“青山黃”后裔來說,對《紅樓夢廣義》一書一無所知,,深感慚愧,。為此,就前往福建省圖書館尋找此書,,一睹為快!
《紅樓夢》中成功塑造了一大批文學(xué)典型,。許多人讀罷《紅樓夢》,以詩歌形式(七律為主),,對人物性格加以概括,、評述,表達(dá)自己愛憎分明的感情,。如福建侯官人楊維屏,,為《紅樓夢》中的寶玉、黛玉,、寶釵,、湘云、探春,、李紈,、熙鳳、可卿,、妙玉,、鴛鴦、平兒,、香菱,、紫鵑、晴雯,、襲人十五人各寫一首七律詩,,他的文友何大經(jīng)、楊慶琛,、,、曾元海、為十五人各和作一首七律詩,。匯編成冊,,名曰《紅樓夢戲詠》,。
黃見三在福建紅學(xué)題詠派中確系承先啟后的重要人物。首先在《紅樓夢廣義》一書中,,在《紅樓夢戲詠》十五個人物形象的基礎(chǔ)上增加了元春,、寶琴、李綺,、李紋,、邢岫煙、巧姐六人,。收集之廣,,令人嘆服,計收有評贊和題詠《紅樓夢》的詩三百多首,,其中七律即有一百多首,,此外還有排律、五律,、詞等題紅之作,。
其次,黃見三以簡潔,、形象,、生動的語句對每個人物加以評論。王熙鳳是一個成功的典型,。這個聰明,、機(jī)靈、貪婪,、狠毒的貴族少婦,,憑著她的一些小手段,上面討得了賈母的歡心,,下面壓服了人眾,,從而取得了賈府的統(tǒng)治地位。她利用個人所掌握或家庭所擁有的權(quán)力,,不擇手段地聚斂財富,,以至為了到手幾千兩銀子,竟拆散了一對情人,、害死了兩條人命,。為了爭寵固位,還煞費苦心地設(shè)計害死了已有身孕的尤二姐,。在王熙鳳身上,,集中地反映了封建統(tǒng)治階級的一些固有的特征。不過,她最終也沒能逃脫悲慘的命運,。
《紅樓夢》出版不久,,黃見三對王熙鳳為人一針見血、很有見地予以評論:“王熙鳳智足以謀天,,力足以制人,,骎骎乎擅兩府,,而惟其其所欲為矣,。乃身死未寒,愛女莫保,,平月之肆惡于人者,,適以貽禍其子,不有平兒之忠,,劉姥姥之俠,,恐欲為田家婦而不能也。操移漢祚,,髦奐不終;懿奪魏禪,,懷愍被害。千古奸雄,,能竊神器于生前,,不能保子孫于身后,皆鳳姐之類也,。鳳姐其猶幸焉耳!”對明槍暗箭王熙鳳式的人物值得警惕,,但對殺人不見血襲人式的人物更要防范:“襲人,賈府之秦檜也,。秦檜通于兀術(shù),,而以無罪貶趙鼎,殺武穆;襲人通于寶玉,,而以無罪譖黛玉,,死晴雯;其奸同,其惡同也,。然檜之奸惡,,舉朝皆能知之,至襲人則賈母不之知,,賈政不之知,,王夫人不之知,賈府上下并不之知,,不有晴雯,,誰能發(fā)其奸而數(shù)其惡哉?然而晴雯死矣!”
黃見三(1807-1870年),字景如,,一字心垣,,長樂青山下人,。清咸豐癸丑(1853年)進(jìn)士。歷知河南杞縣,、內(nèi)黃,、林縣、太康等縣及鄭州,、睢州知州,。以經(jīng)術(shù)飾吏治,所至勤政愛民,,振興文化,。他在睢州任上撰編《紅樓夢廣義》,很有見地解讀,、評贊《紅樓夢》,,文筆流暢,功力絕佳,,深受閩中文人墨客的青睞,,還有《學(xué)官景仰篇》《全史輯要》等著作。同治八年(1869),,在籍守制,,邑令彭光藻聘修縣志。見三其人在福建“紅學(xué)”題詠派中確系承前啟后的人物,。
《紅樓夢廣義》除了“詩漁叟”為其作序外,,尚有東鄉(xiāng)山人之題詞,稱贊其書:
這四首詩對《紅樓夢廣義》評價極高,,將作者與宋玉,、曹植、杜牧,、金圣嘆對比,,并間接說明《紅樓夢廣義》當(dāng)成書于作者晚年在睢州為官之時,寫作于“訟庭判案”之公余,。
[古詩注解]
[1]宋玉:戰(zhàn)國楚辭賦家,。東漢王逸說他是屈原弟子,未知所據(jù),。作品以《九辯》最為著名,。
[2]曹植:(192-232)三國魏詩人,字子建,,沛國譙縣(今安徽亳州)人,,曹操子,封陳王。詩歌多為五言,,善用比興手法,,語言精練而辭采華茂,對五言詩發(fā)展有顯著影響,,也善辭賦,,散文《洛神賦》尤著名。
[3]巫山:山名,。在重慶,、湖北兩省邊境。因山勢曲折盤錯,,形如“巫”字,,故名,。長江穿流其中,,成為長江三峽之一的巫峽。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并列兩岸,,以神女峰(望霞峰)最奇,。宋玉作有《神女賦》寫作者夢遇巫山神女情景。
[4]洛水:即今河南洛河,。據(jù)傳洛水女神洛嬪,。曾植作有《洛神賦》洛水因而名聲大振。作品以名山圣水都退避三舍,,形容黃見三文筆奇特絕倫,。
[5]十年勘破揚州夢:杜牧(803-853年)字牧之,唐文學(xué)家,,京兆萬年(今陜西西安)人,,大和進(jìn)士,歷任監(jiān)察御史,。他一首《遣懷》絕句:“落魄江湖載酒行,,楚腰纖細(xì)掌中輕。十年一覺揚州夢,,贏得青樓薄悻名,。”杜牧追憶在揚州當(dāng)幕僚時過著放浪形骸浪漫生活,。一旦覺醒,,深感浪費時光,名聲敗壞,。作者反其道而撰之,,認(rèn)為黃見三決沒有杜牧那樣舉措和情緒。平時抓緊時間,處理政務(wù),,從事文學(xué)研究,,他的學(xué)識堪與杜牧相匹配。
[6]揮完鳳諾寫傾城:鳳諾:圣德人的言行,。傾城:“傾城傾國”原形容女子麗質(zhì)冶容,,美不勝收。這里形容黃見三用有圣德人的觀點與語言寫出瀟灑飄逸的文章,。
[7]陽秋皮里:皮里反映內(nèi)心,。陽秋:即《春秋》,晉時避諱改“春”為“陽”,,這里用來代表批評,。相傳孔子修《春秋》,目的是為了對某些歷史人物和事件表示肯定或否定,。這里表明黃見三對《紅樓夢》人物,、事件鮮明的態(tài)度。
[8]金圣嘆(1608—1661年)明末清初文學(xué)批評家,,初名采,,又名喟,字若采;明亡改名人瑞,,字圣嘆,。吳縣(今江蘇蘇州人),少有才名,,博通經(jīng)史,,亦工詩文,尤好衡文評書,。
[相關(guān)鏈接]
“秦淮夢”尋覓“青山山農(nóng)”
《紅樓夢廣義》是一部評贊和題詠《紅樓夢》的詩集,,收有評贊和題詠計三百多首,其中七律即有一百多首,,此外還有排律,、五律、詞等題紅之作(其作者多為清代福建人,,主編黃見三系福建長樂青山下人,。
接觸到《紅樓夢廣義》一書是十年前之事,當(dāng)時為撰寫《紅樓夢及其題詠詩在福建省的流傳》一文(發(fā)表在次年《福建民族》第3期)到福建省圖書館查閱資料,,始見此書,。從作者署名青山山農(nóng),又因書內(nèi)稱《紅樓戲詠》作者楊維屏為鄉(xiāng)先達(dá),,知其為閩人,。由此便想到長樂縣有青山下村,,想來作者可能是長樂青山下人。于是查對馮其庸主編的《紅樓夢大辭典》“青山山農(nóng)”條,,其文曰:“真實姓名和生平事跡不詳,,其《紅樓夢廣義》有光緒廿八年(1902)味青齋刊本?!币嗍钦Z焉不詳,,于是我請教了一位詩友,知長樂青山下有黃葆戉其人,, 譜名邦寅字永春,,號藩農(nóng),別署青山農(nóng),,畢業(yè)于上海法政學(xué)堂,,其書法、詩文,、篆刻造詣俱深,。民國間曾任福建省圖書館館長,必疑必系《廣義》之佬者矣,,后來再核對《廣義》之序,,中有一篇作于辛未年(同治十年,,一八七一年),,又作者似曾在河南睢州為官,且又名次公,,字心恒,,號子久,與黃葆戉名號年齡,、事跡均不合,,青山農(nóng)與青山山農(nóng)又有一字之差。于是再次說查了《長樂縣志》,,查得黃見三其人,,乃長樂青山江夏黃氏,監(jiān)察房進(jìn)士,,系黃膺三十二世孫,。縣志略云:“黃見三,,字景知,,一字心恒,中咸豐癸丑進(jìn)士,,歷知河南杞縣,、汜水,、內(nèi)黃、林縣,、太康等縣及鄭州,、升補睢州知州,見三以經(jīng)術(shù)飾吏治,,所至勤政愛民,,振興文教。士人有對簿者,,輒不假刑威,,必反復(fù)開導(dǎo),俾其愧悟而后已;任內(nèi)黃時,,馬賊圍城,,見三督隊防堵,城賴以全,。生平博及群書,,精熟吏事,工制義,、慷慨,,矜恤寒酸、而尤篤友誼……晚年潛心五子之學(xué),,著《學(xué)官景仰篇》四卷,、《全史輯要》二卷。同治八年,,在籍守制,,邑令彭光藻,聘修縣志,,服闕之官,,尋以分校鄉(xiāng)闈,積勞成疾,,差竣而卒,,年六十有四?!?/p>
《長樂縣志》及《黃氏宗譜》雖未載其筆名青山山農(nóng),,但觀《紅樓夢廣義》中原序及和作,可知青山山農(nóng)乃黃見三之別署,。
(作者 黃世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