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長樂新聞網(wǎng)訊 郁達夫先生在《飲食男女在福州》中寫道:“福州海味,在春三二月間,最流行而最肥美的,要算來自長樂的蚌肉,……色白而腴, 味脆且鮮,以雞湯煮得適宜,長圓的蚌肉,實在是色香味俱佳的神品。”
長樂的蚌肉指的就是漳港的海蚌肉,而雞湯汆海蚌更是閩菜中的極品。今天,我們美食拍攝組走進漳港,去感受郁達夫先生筆下色香味俱佳的海鮮神品。
海蚌,又稱西施舌,殼體略呈三角形,殼厚,殼表光潔,生長輪脈明顯,殼頂呈淡紫色,其余部分呈米黃色或灰白色。廣泛分布于印度-太平洋海域淺灘。其個體較大,肉質(zhì)脆嫩,味甘美,具有很高的營養(yǎng)和食用價值,是一種經(jīng)濟價值很高的名貴貝類。清代周亮工在《閩小紀》中夸:“閩中海錯,西施舌當列為神品。”李漁《閑情偶寄》也說:“海錯之至美,人所艷羨而不得食者,為閩之西施舌。”可見,海蚌自古已顯名。它們之所以選擇在漳港扎根是跟漳港優(yōu)越的地理環(huán)境有關,漳港位于閩江和東海交界處,水質(zhì)不淡不咸且泥沙沉淀,為海蚌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條件。
我們拜訪了漳港一家酒店的大廚方浩亮,方廚師熱情地為我們展示了“雞湯汆海蚌”的制作過程。他撈出一只半手掌的海蚌,沿蚌殼的縫剖開,挖出蚌肉清洗干凈。
再小心翼翼地抽出海蚌的蚌針,蚌針晶瑩剔透,上白下棕,宛如瓊玉水晶一般。方廚師介紹說:“海蚌的營養(yǎng)以這蚌針為最”。喜歡美食的朋友們在品嘗海蚌時,一定要注意這根蚌針,免得空生遺憾。
雞湯也有講究,將切好的雞肉在沸水中清撈,除去浮污,再加上清水用旺火蒸多時,去肉留湯,濾去雜質(zhì)和浮油備用。
待雞湯準備完畢,方師傅將清洗干凈的海蚌放沸水中清撈3-5秒,連蚌殼擺放在碗里。沖上沸騰的雞湯,一碗色香味俱全的“雞湯汆海蚌”出爐了。
鏈接:早在明朝時期,漳港海蚌就已成為宮廷貢品,現(xiàn)為人民大會堂國宴膳品。漳港海蚌1994年被列為“福建 名特優(yōu)新農(nóng)產(chǎn)品”,200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“福建名牌農(nóng)產(chǎn)品”稱號。2010年獲準實施地理標志產(chǎn)品保護。
(作者林蘇勤)